南山区创新开展社区XP筛查项目助力打造“无结核城区”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病人发现是结核病控制的关键措施,医疗机构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是目前发现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患者早期病症不典型,从首次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往往需要2个月左右,存在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打造“无结核城区”,主动发现传染源并减少社会传播风险至关重要。南山区通过分析往年结核病报告发病数据,锚定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是南山区结核病防控重点人群,在社区首创推进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项目(简称“XP筛查项目”),为打造“无结核城区”奠定坚实基础,为公共卫生服务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创新融合模式,构建全流程防控闭环

XP筛查项目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合社康中心、街道和社区工作站资源,开创“移动筛查+分子检测+公卫服务”融合模式,为结核病重点人群提供免费胸部X光检查和痰结核杆菌PCR检测,对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实施治疗与管理,为潜伏感染者给予免费预防性服药治疗及为期5年的医学随访服务。通过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早阻断”,形成全方位、全周期的防控闭环,将公共卫生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易感人群。

二、试点成效显著,有效遏制传播风险

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南山区在5家社康中心试点开展该项目,累计筛查2784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例,检出率143.68/10万,远高于南山区当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2.93/10万;为981人提供结核杆菌γ-干扰素检测,检出结核潜伏感染者337例,检出率34.4%。所有病例均被纳入规范化治疗与健康管理,有效斩断了结核病潜在传播链条,验证了主动筛查策略在高风险人群中发现隐匿病例、控制疫情传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后续大规模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实践经验。  

三、科技赋能提速,完善分级防控体系

2025年1月起,南山区利用高灵敏度PCR技术,在50余家社康中心开展重点人群免费结核杆菌痰DNA检测服务,将检测周期缩短至48小时。截至3月15日,已完成7800余人的痰结核杆菌DNA检测,检出阳性病例16例。

四、优化服务供给,破解基层筛查困境

针对社康场地、设备不足和费用问题导致居民胸片检查依从性低的问题,XP筛查项目联合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引入“移动数字化胸片筛查车”,将高质量胸片检查服务送至居民家门口,破解了一直以来的“胸片难题”。2025年度拟在南山区4个街道50余个社区为1.8万结核病重点人群提供胸部X光片筛查,2026年将覆盖全区8个街道。

针对痰检阳性或疑似病例,项目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定点医院确诊,构建了“初筛-影像复核-精准治疗”分级防控链条,提升了结核病诊断效率与治疗精准度。  

XP项目采取"分步实施、双轨并行"筛查策略,分阶段独立开展PCR检测和胸片筛查,通过两个独立筛查模块的有机衔接,有效解决基层筛查的硬件瓶颈和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居民参与筛查的积极性和可及性,确保了辖区结核病重点人群防护网络全覆盖。

南山区XP筛查项目是公共卫生服务创新的生动实践,实现了从“硬件短板”到“移动赋能”,从“被动就医”到“主动筛查”的跨越,探索出“主动筛查、精准防控”的公卫服务新路径。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不仅为南山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更为其他地区结核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有望推动结核病防控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10131447017727.Png

2025年3月14日志愿者在兰园社区筛查现场引导居民排队胸片筛查

 

202510131447015226.Png

2025年3月14日志愿者在兰园社区为已完成筛查的居民发放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