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南山慢病院在荔香公园开展第11个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专家特别提醒市民,深圳脑卒中发病率不仅逐渐增加,尤以男性和中老年为患者为多,40岁以上的居民要特别重视这个“中年危机”,避免不可预设的后果。
脑卒中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
今年宣传活动主题是“关注中年人中风风险”。南山慢病院专家介绍说,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通常是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
根据《201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中,40~64岁的中年人群占近50%;而在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中年人群占比高达60%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脑卒中已对我国中年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形成了严重威胁。
调查显示,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及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中年人面临危险却不自知
据了解,脑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酗酒、吸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等。此外,心源性脑梗死、偏头痛、口服避孕药、脑动脉炎、遗传性脑血管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专家特别提醒,对于中年人这一群体,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大部分中年人仍未认识到自己的风险,还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意愿和行动。譬如中年人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人;绝大部分中年人没有适量的运动锻炼。
他们建议,凡是40 岁以上、具有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的人应尽早进行脑卒中筛查。
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重中之重
其中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是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为此专家为中老年人支招:例如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降低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提倡戒烟,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宣传现场还设有文艺表演、知识宣传、有奖问答、专家义诊咨询等环节,共接受居民咨询300余人,免费测量血压100余人次、测量血糖50余人次、测量身高、体重及腰围1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