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山慢病院举办的“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应用新进展培训班”特邀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资深教授Brigitte Gicquel和Howard Eugene Takiff教授,为200余名综合医院和社康中心的医务工作者讲授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传播路径,给大家带来国际最前沿的结核病防治理论和经验。
国际医学“大腕”南山授课
Brigitte教授现为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分枝杆菌遗传学研究组以及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新发致病菌研究组的负责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欧洲科学院顾问委员会抗生素耐受工作组成员,MDR治疗策略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外专高端计划”获得者。她开创性地开发了结核分枝杆菌在分子水平上的鉴定方法,对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流行的控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此领域内的“鼻祖”。鉴于其在分枝杆菌研究领域取得的革命性成就,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最高级荣誉勋位勋章”;被国际结核病研究组织授予“埃利亚斯·卡内蒂奖”;2014年作为50名专家之一,应邀出席由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主持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
Howard Eugene Takiff教授曾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员,现任委内瑞拉科学研究所和微生物与细胞生物分子遗传学中心实验室主任,委内瑞拉遗传和法医研究院组织者和负责人,曾获美国“国家研究服务奖”和“Burroughs Wellcome 高级研究奖”,在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结核病防治进入“分子时代”
南山慢病院院长陈思韩告诉记者,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思路、新的学科、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只有开拓思路、与时俱进,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结核病防控既往工作基本上只涵盖个体水平上的治疗和管理,而从分子角度进行结核病分布和流行的分析对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也是未来结控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WHO统计,2014年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人数首次超过艾滋病,成为传染病头号杀手之一,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南山区将通过国际合作大力发展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宏观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