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山区慢病院特邀深圳市社协和12家社工机构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将2014年慢病防治工作重心下移,创新采用“定点投送”新模式,联合社工机构运营的50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直接将慢病防治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社工群体加入“慢病防治网”
区慢病院院长陈思韩介绍说,作为全市社会建设的重点和亮点,深圳700多个社区在2015年将实现“一社区一社区服务中心”的目标,基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工机构运作”的新模式,社区服务中心将成为政府和社会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此次与南山区50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的战略合作,在抢占服务平台,提高慢病防治知识宣教质量上的一次创新举措。
据了解,目前南山区已建成的50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由全市12社工机构负责运营,400多名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服务在老社区、劳务工聚集社区、新居民区等各种类型的社区。为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升包括慢性非传染病、传染病、精神疾病等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调查,区慢病院院今年计划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与南山区各社工服务机构合作,深入到各居民社区,开展一系列的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健康宣传与健康促进活动,形成一张全新的慢病防治网。
“院社合作”覆盖全区半数人口
在南山区运营10多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升阳升社工服务社负责人表示,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疾病,以及肺结核、性病、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以及心理健康等都是社区急需的知识,也是社工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此次的战略合作,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社区服务中心依托与居民和社区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南山区慢病院则以其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最终受惠的是社区居民。
据了解,双方的合作将采取日常防治和重点宣传结合的模式,日常宣传就是针对各社区不同的人口特点,为社区定制宣传知识方案,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宣传;重点宣传,则是利用包括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等等国际和全国宣传日的契机,大规模进行防治知识的宣传渗透。
陈思韩院长介绍说,“院社合作”首次合作的大项目“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就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由各家社工机构选取劳务工聚集的社区服务中心,策划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而南山区慢病院则提供全方位的防治专家和材料,让宣传活动取得实效。通过此项合作,预计可以覆盖全区半数以上的服务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