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质量,践行人文关怀
——南山区慢病院为108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为了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纠正不良情绪状态和错误健康观念,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南山区慢病院于2011年6月开始全面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心理支持工作,迄今已为108位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专业心理支持服务。
负性情绪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是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之一。结核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错误、社会支持缺乏等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自卑和孤僻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治疗依从性,常常导致疾病恶化或复发,进而陷入恶性循环,而流动人口中的肺结核患者此类问题尤为突出。
我市2011年启动实施了中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项目,该项目内容除了全面涵盖2006年已在我市开始实施的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项目外,特别增加了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的新内容。为了达到新的项目要求,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南山慢病院结防科全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心理支持实施方案(试行)》,接受了系统的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和考核,并结合我区特点制定了标准化的操作方法,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个体化的专业心理支持服务。工作开展至今,已成功使93位患者走出情绪困境,86位患者改变了错误的预防和治疗观念,27位患者重新踏上工作岗位, 13位患者改善了和家人及同事的关系,恢复正常的社会交往。
21世纪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结核病防治机构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服务,不仅是提升医疗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彰显和体现,对结核病治愈率的提高、疫情的控制以及对社会观念、公众认识的改变和影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