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需谨防肺结核传播
  •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6日

连日来,深圳气温急剧下降,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昨天,南山慢病院发布提醒,有一类疾病虽不如感冒或肺炎常见,但发病率也在乙类传染病中长期高居前三位,且对身体危害大,不易自愈,对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均可造成较为沉重的负担,在冬春交替时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类人群易发,易被为感冒气管炎

南山慢病院结核病防控专家提示,由于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免疫力较低者易发,所以这三类人群需加强防护:一是来深建设者群体。这类人群卫生防病意识欠缺,营养状况不佳,居住条件拥挤,约占南山区肺结核患者的80%。二是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学业压力大,加之教室、寝室人数较多环境相对密闭,一旦出现肺结核病例容易迅速扩散。三是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老人及长期患慢性疾病者免疫力较差,特别是糖尿病和HIV感染者结核病患病率会远高于一般人群。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不少病人还伴有发热、盗汗和消瘦等非特异症状。个人由于机体体质差异,表现出的症状往往千差万别。肺结核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多数早期病人症状较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被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而延误就诊,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专家提醒,咳嗽咳痰一旦超过两周以上就应到医疗机构就诊。

增强免疫力超9成患者能治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在全球30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中排第三位,疫情形势严峻。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99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29万;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总数的14.3%

专家提醒,结核菌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肺脏,引起炎症性、渗出性病变甚或干酪样坏死,严重的还可形成多个肺内空洞,甚至通过血流播散全身,累计肝、脾、肾、脑等重要脏器。肺结核的正规治疗需6~8个月的疗程,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可彻底治愈,如果不能坚持规范的全程治疗,容易造成长期不愈或复发甚至耐药,治疗成本将大幅提高,效果却大打折扣。

虽然肺结核不易自愈,但也无需恐慌,90%以上的肺结核经过6~8个月的规则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市民平时宜注意多开窗通风,少去公众场所,防寒保暖,加强营养,保持作息规律,避免因免疫力降低而引起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