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随迁老人如何才能随“居”而安? 区慢病院提醒:几项举措可以缓解老人心病
  •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2日

家里老人开心,全家都开心。消息报融媒体见习记者 李真 摄

 

        消息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涛 通讯员 周泳晴)伴随着大批来深建设者的进入,很多老年人跟随子女来到深圳,成为深圳老年人口数量连年递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医务工作者开始关注随迁老人的心理健康,他们很多并非来深安享晚年,还承担着解决子女后顾之忧的重任。区慢病院专家提醒市民,要关注自己父母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新环境中安身且安心。

他们在新城市倍感孤独

        不少远离居住了多年的故土,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却随子女来深的老人,被称为随迁老人。由于环境变化,随迁老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活、沟通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记者在区慢病院专家义诊时采访了解到,住在南山的张大爷是长春人,因儿子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并组建了家庭,也随迁至深圳生活,平日协助带孙子。在张大爷看来,深圳的夏天闷热潮湿又漫长,不如东北四季分明。深圳林立的高楼和车潮人海,让他觉得难以应付。最难熬的还是身边少了亲戚朋友的社交往来,没有了日常可以畅聊的对象,让他时常觉得很孤独。

他们不被认同深感疲惫

        两年前,苏州的王阿姨来到深圳帮儿子一家照顾孙女。除了社交圈子变小让她不适应外,和晚辈的育儿理念不同更是让她困扰。儿媳是广东人,生活习惯上和王阿姨有些许不同,孙女晚上睡觉要不要开空调、第一口辅食可不可以喝米汤……自己之前的育儿经验,却被指责为“过时”了。地域的差异加上育儿理念的不同,让王阿姨对婆媳关系的处理更是难上加难,她常常感到疲惫又郁闷。
        相关统计表明,焦虑、抑郁、孤寂和缺少归属感是随迁老人目前面临的几个最显著问题。

是什么让老人自我怀疑

        专家介绍,一般说来,诱发随迁老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层面。
        一是从个人层面来说,一些慢性疾病影响情绪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躯体行动能力下降、循环系统衰弱等,病情影响情绪,会给老年人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生活方式和语言沟通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与之前生活的故土相比,在语言、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这些改变容易引起随迁老人的失落孤独情绪,甚至产生生存焦虑。
        三是与子女孙辈的代际关系存在冲突。长久以来生活理念的不同,缺乏情感交流,同时随迁老人在子女外出工作期间还要应对单调枯燥的家务劳动,从家庭的决策者或主导者变成后勤人员,进一步拉大心理落差,容易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从社会层面来说,社区内公共资源有限,社会保障体制和养老机制的不完善,例如看病就医困难等,都会使随迁老人出现强烈的焦虑情绪。

几项举措可以缓解老人心病

        区慢病院院长朱利清提醒市民朋友,要想让来深圳的老人把心安下来,要做到以下几点:定期体检,老年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身体,以便及时发现疾病,早期治疗;帮助他们积极融入新社区,如主动参加社区举办的讲座、全民健身活动等,能帮助老人尽快融入新社区;让老人主动寻求家人、社区其他老人等适时对自己给予支持和肯定。
        此外,在社会层面也需要有所提升。例如加强社区辅导与人文关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帮助随迁老人解决适应难及社区融入难等问题,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同时,社会需强化基层心理疏导力量,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对老年人群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积极实施有效干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优化异地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他们在深圳可以过得更舒心。



原文链接:https://sknews.ydmap.cn/digital/newspaper/110366/124486?newspaperId=100658&mediaId=100001